本文共 1045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土壤,为了充分调动工作室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“三要义”——全体发展、全面发展、科学发展,不断提高大家教学教研水平,促进共同进步,指导教师认真研究课堂教学,及时发现问题、研讨策略,为创设高质量的有效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,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。汤会娥工作坊(室)于9月23日在第一实验学校开展了“同课异构”教研活动。本次活动由七年级三位老师共同执教史铁生的《秋天的怀念》。
上午九点半,第一节公开课由工作坊成员、第四初级中学宋春娟老师在七年级七班进行。优雅的宋春娟老师从文章的标题入手,带着学生一起解答心中的困惑。整节课宋老师以读促教,和学生一起细细品读文中描写“我”“母亲”“菊花”的语句,让学生对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。虽然宋老师是借班上课,面对一群陌生的学生,但她极强的感染力和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艺术,完全将学生带进了文本的情境中,让学生在文字的字里行间感受文章的点滴深情,并有效锻炼了学生抓关键词解读文本的能力。
第二节课由工作室符梅老师执教。符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文中描写母亲和儿子对话的句子,让学生在充分而深入的阅读中,感知母亲对儿子的爱里包含着的理解、尊重与谨慎。符老师这节课语文元素浓郁,语文味道浓厚,让人回味。
第三节授课教师是工作室新生代年轻教师马泽童。马老师以课文中“菊花”为线索,和学生一起由浅入深分析文中三次“看花”时作者的情感变化,通过对重点字词的赏析,充分感知作者蕴含的情感。最后,马老师设计了课堂补白环节,让学生替作者给逝去的母亲说几句话,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。
本次工作室举行的“同课异构”活动,旨在让大家在比较中相互学习、扬长避短、共同提高。通过三节课的比较,工作室成员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,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,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,彰显教师教学个性,启迪大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,要注重从不同角度解读文本,挖掘文章的不同意趣,提高课堂效果,提升自我教学艺术。
本期编辑| 符梅
往期回顾
(301期)【专栏】|| 汤会娥:有多少爱,可以重来 ——《秋天的怀念》教后记
(300期)【动态】|| 听《好的故事》,上好的课堂——工作室开展集体研讨活动
(299期)【专栏】|| 符梅:被阳光亲吻的灵魂——泰国教育短片《老师的心》观后感
(298期)【专栏】|| 马泽童:有一种爱叫做放手
(297期)【专栏】|| 汤会娥:看不到的世界——泰国教育短片《老师的心》观后感
转载地址:http://bdima.baihongyu.com/